正月十五闹元宵

元宵节究竟是什么呢?

是月上柳梢头的欢喜等待

还是火树银花的璀璨纷呈

下面,我们去一探究竟吧


元宵节的起源


元宵节又称上元节、元夜、灯节。相传,汉文帝(前179—前157年)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,每逢此夜,必出宫游玩,与民同乐,在古代,夜同宵,正月又称元月,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,这一夜就叫元宵。司马迁创建《太初历》,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。隋、唐、宋以来,更是盛极一时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日:“每当正月,万国来朝,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,绵亘八里,列戏为戏场”,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,从昏达旦,至晦而罢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,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,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


元宵节的习俗


中国幅员辽阔,历史悠久,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,其中吃元宵、赏花灯、舞龙、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。


吃元宵


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中国也由来已久。宋代,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。这种食品,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,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。


闹花灯


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,始于西汉,兴盛于隋唐。隋唐以后,历代灯火之风盛行,并沿袭传于后世。而正月十五,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。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“灯节”。


猜灯谜


“ 猜灯谜”又叫“ 灯谜",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,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,起源于春秋战国。它是一种富有讥谏、规戒、诙谐、笑谑的文艺游戏。谜语悬之于灯,供人猜射,开始于南宋。


耍龙灯


耍龙灯,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。 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《黄龙变》也非常精彩,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。中华民族崇尚龙,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。


元夜灯如昼

温暖闹元宵

用友软件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

红红火火又一春!